【编者按】安慰剂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坊间流传的很多“奇效”、“奇迹”现象与安慰剂效应相关,比如一些重大疾病的自愈现象,人们找不到科学的解释,往往将其归为超自然因素,陷入“迷信”桎梏。迷信行为的信奉者常常由于选择性解释、随机强化、群体生活效应等心理机制,得出关于迷信行为效果的错误解释,一些人还可能因此误入邪教陷阱。
《增广贤文》曰:“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其描述的社会心理现象自古至今延绵不绝。当你或你的亲人患病之际,总有人推荐各类“灵丹妙药”,言之凿凿。吊诡之处在于,也确实有偶尔成功的案例。对此,现代科学又该如何解释呢?
对于声称的、迷信行为所致的治愈事件,科学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确定事件的真伪。
一、安慰剂现象
(一)一个故事
某大医院药房部主任,因觉得睡眠不佳开始吃安眠药,每晚临睡前服用一粒。其妻是同院某科护士长,担心丈夫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但又不便阻止,于是悄悄将安眠药丸用维生素C片替代。过了近一个月,丈夫睡眠安然,于是告诉他吃的是维生素C片,结果从此之后丈夫每次之前必须将药片排开尝尝,以确认是安眠药。
问题是从药理角度看,维生素C片没有安眠作用,但服用之后确实产生了安眠效果。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
(二)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Placebo Effect),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历史经验和现代的实验都证明对患者使用安慰剂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有心理因素参与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如血压、心率、胃分泌、呕吐、性功能等的影响较大。
安慰剂(placebo)是一种“模拟药物”。其物理特性如外观、大小、颜色、剂型、重量、味道和气味都要尽可能与试验药物相同,但不能含有试验药的有效成分(如含乳糖或淀粉的片剂或生理盐水注射剂)。另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安慰剂,是医生或其他患者信任的人的治疗性语言与动作,甚至是患者自己采取的某种行为。
服用安慰剂,对于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患者,能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从而改善人的生理状态,达到所希望的药效。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医生使用安慰剂的常见情形是:一是用以稳定缓解病人过分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或用于治疗癔症。二是在新药、新技术研发时作为实验的空白对照,通过统计学处理,证明新药、新技术所产生的疗效高于安慰剂效应。如果效果与安慰剂效应相当,该药物或技术将得不到批准。所以当研制新药、新技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着的差异时,研制的新的治疗方法将得不到批准进入临床实用阶段。三是用于缓解严重的、需要使用成瘾性麻醉药物疼痛,如癌症晚期患者的痛苦,以避免药物成瘾。
实际上,任何治疗都有安慰剂效应。病人对医护人员、药物或某种仪式性治疗有信心,安慰剂效果就明显;反过来,相对消极、怀疑的态度,则影响其疗效,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安慰剂对所有疾病都产生效应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人说安慰剂能对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人产生作用。实际上,这个比例并非一成不变。对患有精神抑郁症的病人来说,安慰剂的确有较高的效应,而对糖尿病等患者来说,它的作用可能为零。从疾病类型看,安慰剂效应更多体现在患者的主观感受层面。对实质性病理改变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如不能通过安慰剂诱导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改变。
安慰剂并非对所有人都产生效果。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外向、爱交往、依赖性较高、易受暗示、自尊心较低、自信心不足、关注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特别应该指出,有约三分之一左右的躯体疾病患者和心理问题患者会出现安慰剂效应。正是因为人群中有此心理效应的人有较大的比例存在,才使江湖术士、巫医、保健品贩卖者、邪教等有生存的空间。这帮骗子利用安慰剂效应,言说自己的神奇能力。
二、迷信行为的效果科学解释
从目前已有的关于安慰剂及其效应的研究看,医学界、心理学界并不完全清楚该效应的具体发生机制。但是,通过梳理各种既有知识,可以大致解释其发生的可能线索。
(一)人体疾病自愈与起伏现象
人体得病之后,有些人、有些病、有些时候可以不治而愈,如少数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消灭乙肝病毒,实验室检查时出现抗原自然转阴结果。正是因为有自愈现象,在医学研究中,所有的药物、手术治疗效果都必须作对照研究才能证明其是否有效。这一现象使得科学界与伪科学活动斗争复杂化。伪医学活动者总是能找到经他治疗后“痊愈”的患者证明其疗效的确实,也有部分经他“治愈”的患者出于感恩的心理自动出现在审判庭中,这增加了批判的难度。解决的有效方案是对照研究。严格的对照研究将显示,治疗疾病的各类迷信行为,其出现的所谓功效绝对不会超过疾病自愈的比例。
身体健康状态不是始终都是一个状态,而是存在着起伏现象。因为工作量的变化、情绪的波动、饮食的丰俭、压力的增减,使得身心健康状态呈现出波浪线。如果恰好在波浪的低谷求助于迷信行为,其后波峰到来,人们很容易将波峰归结为迷信行为的结果,不知此乃碰巧,乃是天道。
(二)心理对身体的调节作用
部分患者的疾病属于心身疾病,这类病人心理状态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症状表现。如果这类病人对某种治疗方法、药物、仪式等非常迷信,其信仰和信心可部分甚至全部消除其症状。部分生理疾病或者也会因为心理作用出现好转现象。这个问题与疾病自愈问题类似,也是反对迷信行为活动面临的难题之一。
实际上,各类骗子对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常用以下手法:一是在所谓的治疗过程加上某类平心静气的诱导仪式,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二是有意进行包装,树立权威形象,制造个人迷信,利用人们的崇拜心理,达到控制迷信者心理活动的目的。同样,对照研究是排除心理作用效果的有效研究手段。
心理对身体的调节作用,其基础是心身相关性。人体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所以心理状态的改变可以加重或减轻身体疾病的症状表现,这类例子被广泛报道,为人们广泛转播。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人可以爆发出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表现出的力量,在顽强意志的作用下,有人可以承受一般人承受不了的痛苦,甚至凭顽强意志的力量,对抗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让医生目瞪口呆,看现代医学的笑话。当然,过分消极的心理活动也可以加速疾病的进程,部分癌症病人可能是被吓死的。
心身相关是通过特殊的机制实现的,具体而言,心理状态的改变可以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各种生理功能。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不良心理状态可以引发多种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月经不调、不孕症、神经性皮炎、偏头痛、脱发等。
特别需要指出,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存在着一个限度问题。心理作用对许多疾病没有效果。
(三)心理及心身的自我调节作用
迷信行为导致的心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与控制不是迷信行为独有的现象。实际上,佛教的打坐、心理学的放松疗法、癔症的暗示治疗、瑜伽、道教的坐忘、太极拳等自我暗示的方法,都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通过自我心理调整而使生理、心理趋于协调,从而达到健身的作用。
我国传统气功实现强身健体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心理暗示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有些心因性疾病经自我暗示,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能够自愈。只要你想信某种东西、某种方法能治病,不管是气功还是佛法、正教还是邪教、香炉灰还是信息水、是某某大仙的丹丸还是某某大师的法力,都能治好这类心因性疾病,这就是所谓的“信则灵”。有人采取迷信行为之后疾病症状的减轻,并不说明迷信行为有多么高明,只是利用了一点自我暗示的方法进行自我安抚罢了。
现代医学早已揭示了迷信行为的秘密,正规医院在医治一些特殊病人时,也使用类似的方法,如为打消一些病人的恐惧心理,会骗病人说,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一点小病,吃点药打几针有好了,病人信以为真,打消了有病的念头,在医生的安排下打针、吃药,心平气和地按疗程进行医治,很快病就好了。其实病人的病并不那么简单,但是,那种“说谎”却起到了安抚病人的作用,保证了病人能良好地配合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遍人也有类似的做法。对那些采用迷信行为治好病的人作进一步调查,会发现那些人大多属于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受到打击、惊吓,情绪压抑,日久成疾的情况。在医学上这些都属于心因性疾病。即使不取迷信行为,只要保持平和心态,保持乐观情绪,也会不治自愈。
人类心理活动包括三方面:意志、认知、情绪。意志是个人确定目标,克服行动中的障碍,实现目标的过程。人的意志有选择的自由,当一个饼吃剩到半个时,有人说自己还有半个饼,有人则说自己只有半个饼,这就是意志活动的表现。认知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与结果,认知结果包含主观和客观双重内容。准确的认知结果有助于人类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情绪是个体对自己和环境感到满意与否的态度体验,包括积极消极两端。情绪是人类行为的发动机。
人类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意志、认知与情绪之间还可以相互影响。稳定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正确地认知活动,极端的情绪影响对事物准确、客观的认识。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可以保持情绪的稳定,促进认识的深入。对环境和自身准确的认知也可以保持情绪的稳定,有助于意志的调控机制发挥作用。
迷信行为改变人类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可调节性。人类心理活动的可调节性主要是意志起作用,如有病的人取迷信行为后,自我选择不再考虑自身疾病问题,而是把精神活动的重点放转移到其它方面。目前流行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前提就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可调节性。不良的心理活动可以导致不良的心理、生理状态,甚则表现为疾病,通过心理医生的咨询和治疗活动,通过改变求询者的心理状态达到改变心身的目的。
三、迷信者特殊心理机制
迷信行为传播者、迷信行为信仰者为了逃避社会的批评,还有意无意地通过特殊的心理活动机制,以化解不利的证据力度,说服别人或者说服自己。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点:
(一)选择性解释心理现象
在帮助迷信行为者走出迷信行为的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难理解的现象是:这类人往往听不进不同意见,拒绝接受那些不利于迷信行为的事实现象,认为旁人指出的迷信行为的种种灾难性后果,是别有用心、诬陷、栽赃、宣传手法。对自己采取的迷信行为之后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往往夸大好的一面,忽视不好的一面,甚至认为如果停止迷信行为,自己会出现非常可怕的后果。
人们在处理所面临的事务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指导将来的行为。守株待兔就是描述有人把这种规则推到极限的例子。人类经验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一是事物现象之间是因果关系,如在地球表面,由于引力作用,液体都会从高处流向低处。如果人类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能够有效指导我们的行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对因果关系的概括,能够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所依赖的重要客观基础就是客观世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因果联系。
二是事物之间是概率联系,某个现象是否出现,依照一定的几率。如抛一个硬币,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的几率各是50%,我们不能根据上次的结果预测到下次抛硬币的结果,下次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几率仍然各占一半。抛骰子得到一至六个数字的几率各是六分之一(特制的骰子除外)。概率所描述的是大数现象,反映了由偶然因素控制的事物现象的基本规律。概率联系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客观世界的重要规律。赌徒正是相信自己可以根据过去把握未来,认为通过过去出现的骰子的点数可以判断出下次的点数,混淆了必然的因果联系和偶然的概率联系的关系,把偶然当成必然,才屡屡上演愿赌服输的人间悲剧。
三是事物现象之间是纯粹的巧合关系,有人祈雨时真的下起了雨只是偶然的巧合,而不是神仙真有感应到人的祈祷。巧合事件属于偶然、个别的联系,对人们的决策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最广为流传的巧合是一个和尚与三个赶考者的故事。三个考生赶考途中在一个寺庙中歇息,一起求方丈指明三人的前程,方丈只是伸出一根手指,并不说一句话。三人走后,徒弟问方丈一指之意,方丈说一指之意颇深,包括了三人赶考的所有结果,如三人一起考上、一起落榜、考上一个、一个落榜。不管三人最后的前程如何,方丈都显出高深的道行。实际上,一根手指也适合四个人、五个人、六个人等所有情况,只需将答案稍加变化。四人时,除一起考上或落榜、一个考上或落榜之外,只需加多一半考上或落榜两种情况。五人时,除一起考上或落榜、一个考上或落榜四种情况外,只需要加考上或落榜的多一个就解决问题。六个则只需要增加考上(落榜)比落榜(考上)多一倍两种选择。在发生巧合事件时,人们不仅对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答案印象深刻,而且也会主动选择与现实一致的答案,对其它可能的答案则倾向于忽视或忘记。人们总是在传说某某大师的神迹,很少言说大师的失败。
对于事物之间的三种关系,很多人不了解,经常把概率联系与因果联系相混淆,或者将概率联系和巧合联系当成必然的因果联系,这是伪科学得以流传泛滥的重要心理因素。职业迷信者利用人们对三种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的模糊认识,混淆是非,浑水摸鱼。声称具有透视特异功能的大师可能碰巧猜中某人患有某种疾病,这本来是巧合现象,但大师可不是这样说,他们会把碰巧的事件解释为必然的现象,说自己可以透视人体内部的器官及其变化,可以代替工程师专门设计的仪器,帮助医生治病救人。外气大师则把普遍存在的心理暗示现象(概率现象的一种,在人群中约三分之一的人容易出现该类现象)说成是他们发送外气到其他人身体的结果(必然现象)。在失败时,大师们又会说他们的特异功能受到了某种偶然因素的干扰,因果联系在巧合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作用。在大师成功的案例中还有欺骗现象,大师通过其它途径预先了解所面临的情形,然后装模作样的表演。
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根据过去有限的经验做出决策是必然的现象,除此之外,我们没有更好的方法在面临新情况时做出反应。在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在了解所有信息之后再做出决策,那样可能已经失去机会;恰恰相反,我们总是在信息缺乏时做出决策。因此当前后相继的现象出现时,将其判断为因果关系对决策和行为有利。最常见的人类行为就是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把前后相继的现象当成因果关系,对个体而言,收获大于损失。从科学技术知识发展的顺序来看,有关因果联系的研究和理论出现最早,而发现事物之间的概率联系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有关研究概率现象与规律的统计学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常见的选择性解释心理现象。选择性解释是指我们往往只接受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证据,并故意将有利证据夸大,以坚定自己的看法;对不利的证据则采取视而不见的方法,故意回避。人们之所以经常应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必要进行自我批评。在心理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是需要勇气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件痛苦的事。选择性解释则可以帮助逃避痛苦。当别人指出错误时,要面子、好强等心理也是一部分人不愿认错的重要原因。
(二)随机性强化心理现象
人类还有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即对常见的现象往往熟视无睹,而对罕见的现象则极为关注,尤其是罕见现象与重大利益同时或稍后出现时,就会给当事人和旁观者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随机性强化心理现象。强化是在行为之后出现有利结果对当事人的心理影响效果。孩子表现良好时,老师和家长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就是强化,通过强化的手段将使该小孩的良好行为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多。随机性强化是强化的一种,是指强化出现的几率很小,又难于预料何时会出现,但对人的诱惑极大。如购买彩票中头彩、赌马赢得巨奖、求神后疾病奇迹而愈等都属于随机性强化现象。随机性强化事件会被广泛传播,赋予神圣色彩,群起而效之。决定随机性强化出现的规律是统计学规律,依照特定的概率出现。祈雨时天降大雨就是典型的随机性强化的例子,因为这种现象很罕见,但又是那么激动人心,看到的每个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为此而激动不已,广为宣传。
随机强化现象的另一个学术名称是幸存者偏见,又叫“死人不会说话”。人们的关注点永远在那些偶然的成功者身上,却忽略了上万倍没被概率选中的失败者。之所以痴迷迷信行为,是因为只有治好的人才自己找到了救星,印象非常深刻,乃至于费力地主动宣传。那些数倍乃至数十倍治不好的人会即时转向下一位“神医”“神术”,并将当下快速遗忘,他们是一群数量庞大的陪葬者,因此,除非某位“神医”或某个“神术”一个人都治不好,否则,他(它)总会受到追捧。两千多年前罗马的思想家西塞罗讲过一个故事:有人把一幅画给一位无神论者看,画上画着一群正在祈祷拜神的人,并告诉他,这些人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都活了下来。无神论者淡淡一问:我想看看那些祈祷完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儿?
社会上取迷信行为的人很多,在生活过程中,不能排除有个别人,由于巧合、心理作用等因素,身体或心理出现明显好转,这种变化本来与迷信行为没有任何关系。但在职业迷信者和迷信行为信仰者的刻意引导下,在迷信行为的特定氛围中,这种正常的现象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被认为是迷信行为神通广大的显现。
科学实验的目的就是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因果联系、概率联系,还是巧合联系。通过对比特定迷信行为、各类迷信行为、正常人之间的对照研究,就能够揭露迷信行为健康效应的谎言。
(三)群体生活效应
人的群居生活形式,决定了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不知不觉中受他人影响,且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人。迷信行为痴迷者存在同样的问题。当某个人在面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如果其采取的非理性行为并周围人认同,大家有共同的信仰和行为模式,那么其迷信行为会得到强化而持续存在。所以,迷信行为痴迷者更愿意与有类似生活态度的人共同生活,与生活圈子的人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可见在此情形之中,其迷信行为与人际关系的融洽是正强化关系。
另一方面,如此迷信行为痴迷者生活在一个总是迟疑其生活态度的家庭或群体之中,要么改变迷信态度,要么离开这个群体,就成为其必须做出的选择。
第三种情形是,迷信行为与周围人人际关系淡漠,并没有人真正关心其身心状态,那么如果有迷信倾向,又接触到迷信行为传播者,该类传播者的吸引力,将是强而有力的心理纽带。
作者简介:严金海,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伪科学形象、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的伦理,着有《中国20年伪科学现象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