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影子腔是广泛流传于定西、天水、陇南一带民间的皮影戏音乐,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通俗易懂,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是陇中皮影戏的典型代表,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孙金牛在“亮子”后唱影子腔
说到皮影戏,陇原可是这项民间艺术的富矿,从陇南天水到平凉庆阳乃至千里河西都有皮影戏
年关将近,辞旧迎新之际,大街小巷开始有了节日的氛围,城里的大超市早已开始了密集的年货广告的轰炸,而在乡下最热闹的当属逛庙会和看大戏。不看一台戏,似乎精神都会有些萧索,更别说在年味上更是少了画龙点睛之笔。
在甘肃,秦腔、眉户、陇剧都有不少拥趸,但说到一项老少皆宜热闹无比,除了听曲还能看戏的民间艺术,你可能没有聆听或是观摩过,那就是极为有趣的皮影戏。
说到皮影戏,很多人会有印象。哪怕是没有在现场看过,也会在影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上见过。那些艺人藏在一块幕布后,手执皮影人偶,翻腾旋转,唱念做打。通过灯光将皮影影印在幕布之上,线条动作虽简单,但极具那种写意和化神的意蕴。陇原可是这项民间艺术的富矿,从陇南天水到平凉庆阳乃至千里河西都有皮影戏。而我们这次要去的定西市通渭县,它孕育出来的皮影戏居然又伴生出独具一格的影子腔。
先来看通渭县的地理风貌,它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东南、南分别与天水市秦安县和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天水市武山县和定西市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和平凉市静宁县毗邻。这个看似与四周连接紧密,四通八达的小城,实则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年降水量只有380mm左右,可是年蒸发量却在1500mm以上。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略呈封闭的黄土沟峁上,从古至今,最原生态的高亢婉转、韵味绵长的通渭影子腔仿佛这一年四季的风一样澎湃不息。
研究通渭影子腔的学者许克俭在电话里说,通渭的影子腔,既不同于陇东皮影戏的音乐道情,又有别于陇南影子腔。
曾在一个多月以前,通渭有一支传唱影子腔的班社在兰州开腔,让都市中的人们有机会了解到了这项乡土气息浓厚的民间艺术,记者却没有眼缘和耳福现场去见证一下。
这一次不能再错失这样的机会,2016年12月28日,记者跟随着他们的脚步,从兰州出发,前往通渭,去实地探访影子腔的奥秘。
在通渭县城,记者见到了县文化馆的丁相宏馆长。县文化馆作为影子腔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单位,对于通渭影子腔的抢救与保护自然不遗余力,其中丁馆长就是当地研究影子腔的知名学者。
他说皮影是视觉艺术,影子腔是听觉艺术,影子腔是通渭皮影戏的专用唱腔,通渭皮影戏就是将二者相结合,从古传唱至今,不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唱腔曲调,亦或是皮影人偶的制作,都将古老的民间艺术最大化地留存了下来。
通渭影子腔,在整个通渭,乃至周边的陇西,天水的武山、甘谷等地都广为传唱。会唱的人很多,以前逢年过节,人们都会请影子腔的班社唱一出。一直到现今,风俗流传,可是专心致志唱的,并以此为营生的却不多了。现今的影子腔,共有四位民间传承人,他们都是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的守护者,此次记者将要逐一走近他们,透过他们的故事来解读不一样的通渭影子腔。
三弦、二胡、板胡声起,吹吹打打好一阵。孙金牛双手各执皮影,将唐僧师徒印在了影窗之上
我们先去襄南乡,它位于通渭县的南部,距离县城10公里有余。这里便是影子腔传承人之一孙金牛的班社所在地。
岁末隆冬,气温早已到零下。河水已经冻得很瓷实,襄南乡所在的塬上,一片金黄。早上清冷的空气让人不由得就想盘坐在热炕上,喝茶闲话。
在孙金牛家中,班社的同伴们正在置办行头,准备一会现场唱一段。搭棚子、支影窗、挂皮影、调试器乐,孙金牛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同伴们。准备还需要一段时间,趁着一点空闲,跟着孙金牛转身进屋,围坐火炉,炉火上正煮着酽酽的罐罐茶。
罐罐茶煮着,冰糖也有,孙金牛的爱人还切来了麦香十足的饼子。喝着,吃着,接下来,故事就开始了。
今年48岁的孙金牛,是班社里的主唱兼主演。和班社里的同伴们一样,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把式。通渭影子腔都是家传,到了孙金牛已经是孙家的第四代。从小,他就在父辈们的传唱中长大。都说影子腔有“传孙不传子”的规矩,隔代相传,时至今日,虽然子孙都传,外姓人也传,但是孙金牛的影子腔可几乎都是跟着爷爷学的。班社里其他人的器乐也大多都是家传,并且传承专一,学唱的就只学唱,学拉器乐的就只学拉器乐。不管角色如何,基本都是男性担任。
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会唱几句的,班社很多,风格也不同,唱的曲目也很繁杂,每到麦收农闲时节,各家各处都会请班社去唱一出,既敬畏神灵,又热闹娱情。通渭影子腔在清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只靠唱影子腔就能养家糊口。现在,孙金牛的班社主要是以《西游记》中的第三十二回到第三十五回的故事为蓝本,唱讲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径平顶山,遭遇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童子劫持唐僧,孙悟空大战妖魔,解救唐僧,最后顺利通过平顶山的传奇故事。
说话间,在院子中结束准备工作的班社成员们都纷纷挑帘进屋,围坐在火炉边,喝着热茶暖身子。
几杯罐罐茶下肚,大家都起立走到院中。此时阳光正好,透过白色的影窗,影窗之后孙金牛与同伴们一一落座,各司其职。孙金牛正坐在影窗后方,将要用到的皮影准备好,轻轻敲击两下木棒,示意开始。紧接着,三弦、二胡、板胡声起,吹吹打打好一阵。停下来之后,孙金牛双手各执皮影,将唐僧师徒四人印在了影窗之上。
影子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从左边进场到右边出场,人物、场景都依次排列开来,孙悟空驾着筋斗云直上云霄宝殿。带着乡音的唱词,记者听得并不是很懂,但是眼前的皮影与孙金牛高亢的嗓音,还有器乐三者融合,初听一惊,再听苍凉,曲罢余味悠长,颇具秦腔的那一声“咦呀!”。
朴实的庄稼汉子们,当你以为他们唱的是人情冷暖,在四周旷野的黄土地上略带悲凉,可是实际听来,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悲哀,尽管有时孙金牛会闭上眼嘶吼出一声,可是你能感受到的,其实是他们对于苦焦的生存环境的抗争……
孙金牛忘情地唱着,村子里的老乡听到声响被吸引而来,一个两个三个,很快一小群人便汇集到孙家小院中。
当记者还回味着刚才的唱曲的韵味时,孙金牛放下手中的皮影,掀开帘子走了出来。这一刻,记者才真正明白,为何通渭的皮影戏不叫皮影戏,而叫影子腔。
皮影只是展现的一部分,重点在唱腔。这与记者早前曾来通渭采访过的通渭小曲虽是两物,但却渊源深厚。
一口影子腔,两手硬功夫。
一出《大战平顶山》唱罢,孙金牛放下了手中的皮影。他说,通渭影子腔包括唱腔和伴奏两大部分,其素材主要来源于当地民间曲艺音乐、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因影子腔所受板路限制,常与秦腔交替演唱,开始唱腔大部分采用秦腔演唱,结尾部分用影子腔演唱,民间习惯称之为“倒影子”。
原生态的影子腔,在历史上并无曲谱传世,靠口授心传方式延续至今。而孙金牛,还保留着祖上在清朝、民国乃至现今的手抄传统影子腔剧本60余本,是通渭县藏有传统影子腔剧本最多的影子腔艺人。
“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对头梢予以精准的评价
台前看完看幕后。
孙金牛班社成员
皮影戏亦称“灯影子”、“灯戏”、“影子戏”、“灯影戏”等。一般是在夜间演出,艺人以小杆操纵影人、道具,借灯光投影在白布或白纸制作的影窗上,有时白天利用日光斜射投影演出,称“日影子”。这一次,记者看到的就是借助阳光演出的“日影子”。投射影子的影窗,也叫“亮子”,通常是用白纸或者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白纸薄脆易损,这就要求表演艺人们在操纵影人时,手上功夫了得。
使用乐器有鼓、扬琴、板胡、三弦、二胡、碰铃、笛子、唢呐等,囊括管弦乐、打击乐,除渔鼓和简板外,其它和秦腔一样。每班至少有演员五六人,多则八九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皮影。
皮影,又叫影件、影人,是皮影戏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孙金牛的皮影多到自己都数不清究竟有多少个,鼎盛时,一个人物形象有三套皮影,年份最久的是祖上传下来的,已经有百年的历史,现在都宝贝似的保存着。
通渭皮影的制作则是以牛皮为原材料,一般选用四牙至六牙牛,也就是2岁半到3岁半左右大小的黄牛公牛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制作的影件主要是影人以及佩件,配之以桌椅和景物造型等,其中影人的制作以头部(通渭民间艺人称之为“头梢”)最为复杂,也是最见艺术功底的。“头梢”分为生头、旦头、官头、奸头、赤头、神头、妖头、将头和番头等九类,以侧脸为主,以“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对头梢予以精准的评价。制作出来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颇具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在通渭,唱影子腔的民间艺人们,一般会唱就会做。这个做,做的就是皮影。
在距离襄南乡30多公里的常河镇,住着另一位影子腔传承人杨永忠,在他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制作皮影的全部工序。
首先,将皮子温水泡制一星期左右,再用白土泡皮子一个月左右,为的是将皮子泡软,增加柔韧性,然后铲皮子,用自制的特殊工具把连带的牛毛和牛肉都刮干净、磨平,再将干净的皮子绷展晾干。随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用粗线绳将各个部件连接,最后涂抹上颜色,等待颜料干透,就可以用来演出了。这样制作出来的皮影,结实耐用、不怕火烧不怕水浸,透明鲜亮,可以百年使用而不坏。
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连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三到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手上功夫绝妙高超。
杨永忠的老父亲杨海仓,今年86岁高龄,是通渭影子腔老一辈的艺人。虽然早已不演出,但是老人现在精神头很足,还在制作皮影。
一口唱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光皮影六尺台,千古奇闻离合调。说的就是具有千年历史的通渭影子腔
正在演出。
暮色渐沉,炊烟早已将村庄缠绕。影子腔的艺人们收拾行装,准备第二天出发,去外地演出。
从襄南乡返回到县城文化馆,丁馆长还在等着记者。实地探访结束,还不够过瘾,还有一些遗憾,比如影子腔的诞生,比如孙金牛珍藏的老戏本。
通渭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襄戎邑,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名平襄,隋唐治分陇西、渭州。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在擦珠谷筑堡,赐名通渭。神宗元丰年间改通渭县。通渭地处黄土高原深处,出行不便,但是特殊的地理环境,恰恰使得多种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保存,也有利于各种民间艺术独特地域文化风格的形成,由此促成各类古老而原始的民间文化艺术在这里十分活跃,特别是对戏曲的特殊嗜好以及琴棋书画的痴迷。
丁馆长说,通渭影子腔,正是这种大环境下独特民间艺术留存最具代表性的。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汉族传统艺术,属于傀儡戏的一种,是陇南影子腔现存的唯一活态传承。有确切资料记载的皮影戏演唱始于清代。对于皮影戏的最初起源多有争论,一般认为起源于汉朝,宋高承《事物纪原》有记载:“古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李夫人无已,乃始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陈设帐幕、夜张灯烛,人物影像,这已经构成了皮影戏的基本要件。
据考证,陕西关中地区为皮影发祥地。皮影戏兴盛于隋唐,到公元十世纪宋朝进入繁盛时代,经过宋、元、明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在清代流行于全国各地,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到了元代,皮影戏随着军事征伐和民间交流贸易等相继传入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暹罗、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欧亚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以及后来的卓别林等,都曾对中国的皮影戏给予高度的美誉。甚至在歌德32岁生日的时候,来自中国的皮影就曾在生日会上进行演出。这让皮影成为了具有世界性特质的文化元素。多少国外戏迷,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中国皮影,追根溯源,还是要回到陕甘两地。早在金元时期,甘肃已有“兰州影”和“华亭影”两大影戏行世,并流传到北京及其他省份。
清乾隆时,皮影在通渭盛行一时。其唱腔以道情为主,曲牌不多,音乐单调。刻制影人、道具的原料以羊皮为主,富有制作精细、造型生动等特点。后改用牛皮刻制,唱腔也逐渐丰富。到清代末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汉族戏剧剧种。它与外地皮影戏不同的特点是:唱腔板式由原道情发展为“慢板”、“流水板”、“飞板”、“道情”、“散板”等5大类13个板式,均以粗犷雄浑见长。剧目题材广泛,传统节目以戏剧、故事为主,擅长表演汉族民间寓言、神化、幻想性、夸张性的题材。
随着历史时代的更迭,古老的戏剧也渐渐开始有了新貌。刘国天,也是通渭影子腔的传承人之一,他在传统皮影制作的基础上,将影人能够活动的范围由头、关节等扩大到眼睛和嘴巴可以随意开合。
藏于馆内的清朝、民国时期的老戏本,还有制作皮影的图谱。一页页戏文,一张张泛黄的老宣纸,默默无声地记录着通渭影子腔的历史。
一口唱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光皮影六尺台,千古奇闻离合调。说的就是具有千年历史的通渭皮影。
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在黄土地上唱尽苍凉与悲欢。